一、命题的思路及试卷结构分析
2015年的枣庄中考思想品德试题遵循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以传递正能量,培养负责任的公民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建设、家乡发展和身边生活问题解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德育立意和能力立意的统一,全面考查了学生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实现了稳中求新,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立足国情市情,充满乡土气息,直击社会热点,透视新闻话题,引领价值导向。在秉承以往的风格与特色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
试卷结构保持稳定:仍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客观题),分值为16分,约占总分的30%,其中有3题纯时政题共6分,加上探究实践中的2分,时政共8分,占总分的16%;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主观题),分值为34分,约占总分的70%。试题以七、八、九三个年级的考点为主线,以一年中发生的重大经济、社会等事件和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文字、图片、漫画、材料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发挥考试对学生进行再教育的功能。主观题仍以情境主题方式呈现,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
二、知识内容结构
题号 |
题型 |
分值 |
所涉及考试说明考点 |
试题的设问 |
知识分布(模块) |
1 |
单项选择 |
2分 |
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 |
经济增长率和立法法 |
时事政治 |
2 |
单项选择 |
2分 |
中央一号文 |
中央一号文的内容 |
时事政治 |
3 |
单项选择 |
2分 |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世界互联网大会主题 |
时事政治 |
4 |
单项选择 |
2分 |
挫折 |
文字材料说明了什么 |
七年级心理 |
5 |
单项选择 |
2分 |
心中有他人 |
给同龄人的建议 |
八年级道德 |
6 |
单项选择 |
2分 |
公平正义 |
枣庄乡情和漫画 |
九年级心理和道德 |
7 |
单项选择 |
2分 |
共同富裕 |
经济工作会议三大战略 |
九年级国情 |
8 |
单项选择 |
2分 |
创新 |
中国制造2025 |
九年级国情 |
19 |
价值判断 |
10分 |
自我保护 环保 |
学生为自我保护而不见义勇为 环境污染要铁腕治理 |
七年级法律 九年级国情 |
20 |
情境分析 |
10分 |
人才、职业选择及职业理想 |
学霸周浩放弃北大上技校 |
九年级心理 |
21 |
探究实践 |
14分 |
依法治国 |
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对宪法的认识及青少年做法 |
八年级法律 |
三、2015年枣庄市思想品德中考试题的主要特点
2014年枣庄思想品德试题延续了近年来中考一贯的命题思路,试题依据课程标准,选材新颖,设计合理,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紧密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和学生的成长实际,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把增效减负工作落到了实处。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卷,思想品德学科稳中求变的命题思路,给广大师生备考提供了明确方向。“年年岁岁卷相似,岁岁年年略不同”,概述起来今年的试卷有以下的一些主要特点:
(一)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结合初中学生实际,体现思想品德教材要点,紧扣主干知识。
各年级教材采分点相对合理,既联系社会热点和学生实际,有与近几年的知识点避免重复,符合考试说明要求,避免一边倒的现象。除时政外,涉及到的考点有:
七年级: 4. 挫折;19(1)自我保护。
八年级:5. 心中有他人;21.(2)宪法;(3)依法治国对青少年的要求。
九年级:6.公平正义;7.共同富裕;8.创新;19(2)铁腕治污;20(1) 人才,(2)职业选择,(3)职业理想。
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教材的知识点全面。选择题部分侧重于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非选择题部分考查内容的重点放在了最重大的时事和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上。基础知识考核是试卷的永恒主题,也是教学三维目标实现的必要前提。考生必须认真钻研中考考点,逐一识记、突破,并构建知识体系。
(二)试题突出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教育意义。命题形式灵活新颖,开放程度更大。
枣庄2015年的中考思想品德试题依据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并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整套试卷在命题中坚持了科学性、基础性、思想性、时代性、开放性和技巧性等基本原则,使考试评价真正成为考查学生所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成为促进教学、学习和品德发展与提高的重要手段。
选择题采用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形式(含4个组合式选择题);压缩备选项字数,把需要说明的内容放在题干中;错误选项或不理想选项的干扰性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非选择题的试题材料新颖、巧妙,符合人文学科及时反映社会问题的特点。有生动形象、新颖活泼的漫画和新闻图片等,卷面显得灵活美观、清新自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注重能力立意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题目都设置一定的情境,题干要求开放,重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材料,培养能力,启发觉悟,促进自身健康成长。试题简约,指向明确;试题的思路要求更明确,开放性更大,材料问题的立意是多元的,试题要求多角度思考,答题具有充分的想象空间,问题具有方向性和不封闭性。
(1)试题热点化,如:政府工作报告、中央一号文、世界互联网大会、经济工作会议、中国制造、铁腕治污、学霸放弃北大上技校等社会热点。
(2)立意能力化,如:19题价值判断,不仅让学生进行价值标准的判断还要进行行为上的选择,并说明理由。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形式多样化,如:第20题的3个设问强调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既有原因的分析、做法的启示还有学生自身的行为做法,通过一个情境材料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设问。第21题,通过时政热点、对宪法的认识和青少年做法等不同设问,重点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试题设计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注重思想性,重视价值导向,彰显人文精神。
本试题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材料,又根据学生的生活规律设问,注重对学生生活能力的指导,符合教育要贴近学生的原则。这些材料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息息相关,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强试题的真实感,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促进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这些命题符合学生的阅历,拉近了学生与问题情境的距离,减少了审题障碍,也体现了新课标“融生活于课堂”的新理念。
如第5题,结合乐乐与同学交往中遇到的问题,考查学生对合作的认识,学会在合作中做到心中有他人。第19(1)价值判断题,结合中学生守则的修改,考查自我保护的内容。让学生明确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时怎样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对学生的生活具有很强的指导性。20题情境分析题,联系北大学生放弃名校上技校的社会热点话题,设置3个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人才,如何进行职业选择和规划。第三问职业理想的考查具有开放性。
(四)立足市情,渗透乡土气息,融合地方文化。
旨在引导广大师生关注家乡巨变,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如第6题,结合枣庄高中招生考试加分瘦身这个热点,让学生理解教育公平和正义。提高了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能力,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同时也考察了考生分析理解、有效整合、综合评价的能力。
四、滕州模拟试题与中考试题的吻合度
滕州市每年都结合中考考试说明,编制模拟试卷,对提高全市思品学科的教研和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充分发挥教研室的指导功能。2015年滕州市在编制5套模拟试卷的基础上进行了3次统一调考和1次考前全真模拟。这个9套试卷几乎覆盖了中考考点,对于学生的复习和应试训练起了重要作用。
中考题第1在滕州4月统考第1题、5月统考的第3题一致,材料在6月最后一次全真模拟中19题的试题有体现。
第2题与滕州4月统考的试题第2题几乎一样。
第3题与滕州第2套模拟卷第2题和6月最后一次全真模拟中第3题一致。
第4题与滕州第2套模拟卷中的第3题考查知识点相同。
第5题与滕州第3套模拟卷中的第19题考查知识点相同。
第6题与滕州第1套模拟卷中的第19题和6月最后一次全真模拟19题中考查知识点相同。
第7题与滕州第3套模拟中的第7题和5月统考第8题的热点和考查知识点一致。
第8题与滕州第3套模拟中的第8题和4月统考第4题,5月统考的第19题,6月统考第5题考查知识点一致。
第19(1)与滕州第2套模拟卷中的第20题,第5套模拟卷中的19题和5月统考中的19(1)考查知识点相同。也是复习丛书专题二的第10题基础上改编的。
第19(2)与滕州第3套模拟卷中的第21题,第5套模拟卷中的21题,6月最后一次全真模拟中第6题联系的热点和考查的知识点一致。
第20题与滕州第2套模拟卷中的第8题,第3套模拟卷中的19(2)考查的知识点一致。也与复习丛书专题八的14题和16题设问一致。
第21(1)题与6月最后一次全真模拟中第21(1)设问一致。21(2)与第3套模拟卷中的第6题,第4套模拟卷中的20题,5月统考的第6题考查的知识点一致。21(3)与第2套模拟卷中的第21(2)设问一致。
五、2016年枣庄市思想品德中考备考建议
1.要研究《课标》和《考试说明》,注重考点的复习,运用好《复习丛书》。我个人理解的“主干知识”是《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2016年枣庄思想品德考试纲要》中的内容,那么关键点在于我们将如何将《课标》和《考试说明》中的要求吃透,我认为就需要对这两样进行深入解析,我想如果我们吃透了《课标》和《考试说明》,那么对于课本的把握会得心应手。
2.要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能够使知识运用到各种题目和多种题型中去。我个人对于“解题能力”的理解是对知识迁移、再生和重构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立足近些年枣庄中考试题,掌握基本答题方法,我们的枣庄中考试题每年都是原创的新题但是基本的题型具有相对稳定性,有规律可循。
3. 要关注热点,注重与《课标》和《考试说明》结合与渗透。时事热点问题常常是中考政治考查知识和能力的载体。每年枣庄中考思品试题与时事政治相关的内容远不止3、4个单选题那么简单。2015年枣庄中考思想品德试题中热点,热点多,覆盖知识点广。这启示我们生活处处是课堂,生活时时是教育。学生平时的学习中,也应该关注天下事、国事、家事乃至于身边事。
4. 必须转变学习观念,注重能力锻炼,养成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的良好习惯。增强对社会事件(问题)的敏锐性、敏感性,学会联系,善于思考,勤于总结,不断提高。
评论